多条政策红利叠加 股权投资迎来历史发展机遇
以信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生命科学为核心的世界第三次科技浪潮风起云涌,对旧的经济模式摧枯拉朽,推动着人类进步;随着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不断完善,市场配置资源效率得到提升,也为我国的经济转型,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引擎。在新经济时代中国经济的诸多产业第一次有机会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跑线上。
2016-2020年是中国发展机遇期,也是本届政府彰显执政业绩的关键期,未来中国将进入提质增效“第2季”。以政府为导向和以投资拉动经济的发展旧模式正在转向以市场为导向和以需求为导向的发展新模式。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技术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国将继续引领全球经济增长。从实践中看,通过PE股权投资是完成我国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并进一步促进经济转型的重要动力。《“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确定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主要任务。
2016年上半年,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万亿元左右,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高端服务器等产量成倍增长。环境监测仪器仪表行业同比增长11%,通信设备制造增长13%,光纤、光缆制造增长10.8%,医疗器械制造增长12.1%,航空航天装备增长34.9%,风能装备增长35%。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推动工业增长的新动力。预计未来,产业的加速发展将催生出一批极具发展潜力的企业,从而有机会成为全球的行业及市场领导者。在这波澜壮阔的进程中,大量的私募股权基金通过投资助推了这些优秀企业的成长,实现了用市场的手段高效率地完成了资源优化配置,帮助大批的创业企业家们能够去完成他们本来根本无法完成的事业,成为大陆资本市场的新兴力量。股权投资能够分享与优质企业共同成长的成果,是深刻把握和全面捕捉上述发展机会的最佳切入点。
近两年,在“双创”的大背景之下,不少创新型公司、创业型公司的背后,都有私募股权投资的支持。在各类政策的鼓励下,不少机构正跑步进入股权投资领域。统计显示,机构股权投资的数量和金额呈爆发式增长,2005年中国活跃的股权投资机构仅500家左右,而截至2016年底,中国股权投资市场活跃的投资机构已经超过1万家,管理资本量超过4万亿元人民币,市场规模在这10年间实现了质的飞跃。不少上市公司也通过收购兼并、资本运作等多种方式投资股权。
近期,新三板为解决流动性,拟再分层备受行业关注。其背后的现状是,截至3月30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已达11015家;而截至3月24日,今年已有46家新三板公司摘牌(2016全年56家),其中大量优质企业正在把目光转向IPO市场。
日前,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提到,未来将花两年时间解决IPO的“堰塞湖”问题。可以预见的是,IPO和新三板市场的退出红利,正在消弭股权投资市场近两年稳健而略显沉寂的局面。在资本市场监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下,2017年IPO审核呈现加速态势。今后,每年或将进行上百家企业的IPO上市工作,好企业的上市会更加顺畅、快速,这也给股权投资提供了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