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工作情况
一、北京市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工作近三年总体情况和主要成效
自2014年以来,截至2016年年底,全市累计签订改造协议、搬迁腾退及修缮加固12.3万余户(截止到2015年底完成8.4万户,实现报住房城乡建设部“到2015年底累计完成8万户”的阶段性工作目标);累计完成投资1300余亿元,对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年来棚改工作成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棚改工作对首都经济整体发展产生了有力的推动作用。棚户区面积大,涉及户数多,项目投资规模大,对于拉动经济增长、促进转型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改造工程对相关产业有很强的带动作用,预计带动建筑、建材等40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是推动首都城镇化的重要抓手,城乡结合部改造、国有工矿区改造将加速该地区的城镇化升级改造进程。
二是棚改工作为古都风貌保护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北京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但目前历史文化街区内私搭乱建严重,人口密集,不仅严重影响了古都风貌,而且也限制了城区功能的优化提升。通过棚改拆除违法建设,并对房屋进行修缮保护,在改造中注重历史文化的传承,促进改造与风貌保护的有机统一,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功能和谐共存,实现了城市人口疏解、历史文化保护、区域整体功能提升的多赢。
三是棚改工作改善了城市面貌及环境质量。近年来,棚改工作为北京市改善城市面貌、提高环境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棚改过程中,自来水、热力、燃气、电力、通信、污水、雨水等市政建设项目相继进入棚改区内。大大提高了当地的市政基础设施水平。北京旧城居民家庭燃煤所产生的煤烟是首都大气主要污染源之一。随着城区内平房区棚改居民的搬迁,当地的燃煤炉灶数量不断减少,天然气、集中供热、电取暖设备的大量应用,改进了城区内的能源结构,大大降低了煤烟污染,改善了北京城区内的大气环境质量。
四是棚改工作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在棚改过程中,我们充分考虑被安置居民工作、生活和情感需要,尽量实现就地安置。中心城区棚户区改造,可以通过房屋修缮改善居住环境,通过院落平移适当增加居住面积,通过调整规划原地建设回迁安置房。人口过于稠密,确实需要疏解实行异地安置的,选址在轨道交通沿线、配套设施齐全的区域建设安置房。并充分考虑居民就业、就医、出行等需要,将城区优质的教育、医疗等资源输出到城市发展新区。通过棚改,居民的住房困难得到了极大改善。
五是保证了居民在棚改决策过程中广泛参与。在棚改过程中,从方案的制定到实施,政府部门广泛地听取居民群众的意见。因此,群众参与棚改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对棚改工作的态度也从“要我改”转变为“我要改”,如西城光源里项目、菜园街及枣林南里项目。
二、北京市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工作2017年开局情况
2017年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工作将紧紧围绕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方向来开展;将和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紧密结合,和人口调控工作紧密挂钩;将通过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促进城市“留白”,多建绿地,完善公共设施,改善人居环境,让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有获得感。
(一)2017年北京市棚改3.6万户的目标
2016年年底,北京市6个城区和10个近远郊区提出2017年棚改项目计划,由市重大办、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国土委等14个市级部门组成的联席会对计划涉及的具体项目进行了逐个审查。2016年12底,北京市2017年棚改项目计划正式上报市政府,确定了全市2017年棚户区改造任务目标为:完成改造3.6万户。
北京市为保证完成2017年的目标,首先,将任务层层分解。即:将3.6万户任务分解到全市16个区、128个实施项目中。其次,坚持简政放权。即:2017年北京市棚改将继续在立项、规划、用地等环节实行简化审批程序、压缩审批时限的“绿色通道”。第三,加强问责管理。即:2017年继续把棚户区改造任务列为市政府年度绩效考核项目。
(二)2017年北京市棚改工作亮点
1、2017年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工作将紧紧围绕提升首都核心功能、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方向来开展;将和全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紧密结合,和人口调控工作紧密挂钩。
2、将通过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促进城市“留白”,多建绿地,完善公共设施,改善人居环境,让群众生活得更舒心、更有获得感。
3、将强化棚改定向安置房在城六区外的布局,加快在昌平、房山、大兴、顺义4区推进“4个一万套”中心城区棚改定向安置房建设,缩短周转安置周期,落实规划先行,确保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同步建设。
截止2017年1月份,全市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整治完成改造6636户,占全年任务(36000户)的18.4%;完成投资约91.32亿元,占投资全年任务(750亿)的12.2%。2017年1月份北京市棚改工作的良好开局,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号召、为力争一季度实现开门红、为全年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